兰州大学首届!招625人!
http://www.huaue.com  2025年5月1日  来源:兰州大学

  聚焦AI+和国家战略,纳入2025年招生目录,2025级共招生625人,拥有跨学科课程体系、小班教学资源,双导师制、优质支撑平台……

  兰州大学跨学科创新班来啦!

  什么是跨学科创新班?

  为切实履行国家的战略部署,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开拓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兰州大学在2025年的高考招生中,25个学院联合推出17个创新班,聚焦数智人文、国际传播、涉外法治、国际组织、金融科技、AI与智慧管理、先进计算、量子科技、集成电路、智慧气象、生物育种、生命健康、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瞄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等前沿方向,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开设了哪些跨学科创新班?

  1、数智人文创新班

  培养目标

  数智人文创新班依托兰州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打破传统文科、艺术学科与工科的学科壁垒,整合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以及信息科学、设计学等多学科资源,以“创作能力为核心、数智技术为支撑、跨界融合为路径”,构建“创意产出+技术训练+产业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形成“故事开发—数字制作—传播运营”全链条培养框架,培养综合素质出众、创作能力突出、市场和创新意识敏锐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2、国际传播创新班

  培养目标

  国际传播创新班是由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负责建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协同建设的跨学科创新班。国际传播创新班坚持鲜明的复合能力培养导向,包括四全媒体要求的口头、文字和视觉信息传播能力,数智时代要求的数据挖掘、计算分析和智能传播能力,国际交往中的外语表达能力、涉外工作中的对话沟通能力等,培养“讲政治、懂新闻、通外语、会传播、善沟通、强实践”的高质量、复合型卓越国际传播人才。

  3、文物保护创新班

  培养目标

  文物保护跨学科创新班聚焦文物保护领域,采取3+X贯通一体化培养模式,实行“考古学+文物保护+文物科学与技术”的融合模式,使学生具备使用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文物保护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适应国家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需要,掌握文物保护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文物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保护管理与研究、科技考古、艺术史等专业基础知识和田野工作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4、数智金融创新班

  培养目标

  数智金融创新班面向金融强国建设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数理基础、经济金融理论和现代信息科技知识,熟悉金融市场发展动态、金融科技前沿应用和金融实务,厚植数智化思维,理解数字经济和智能科技,掌握计算机编程、数据分析算法和统计工具,具备国际化视野、深厚人文科学素养及强烈社会责任感,能够从事与金融科技相关的研究与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精英人才。

  5、AI与智慧管理创新班

  培养目标

  AI与智慧管理创新班对标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和社会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国家亟需的产业和政府数智管理人才需求,培养具备坚实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精通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掌握智能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采用“2+X”个性化分类培养、本科生导师制、项目制驱动、以研代学培养的培养模式,拥有卓越智能管理实践和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6、国际组织创新班

  培养目标

  国际组织创新班依托兰州大学英语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整合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平台,构建外语+(区域国别学、政治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有机融合的知识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多门外语、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了解全球治理、身心素质过硬、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

  7、涉外法治创新班

  培养目标

  涉外法治创新班以服务我国涉外法治建设为目标,以涉外法治实践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旨在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强烈民族自豪感、高尚职业情操的涉外卓越法治人才。创新班突出地缘优势,以法学专业为依托,采取法学+“专业外语、国际关系”的复合型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涉外法治人才的法律专业素养、外语水平和国际事务处理能力,使其能够满足国际组织、外国和涉外律师事务所、国内外仲裁机构、跨国公司以及其他涉外法治机构的岗位需求。

  8、先进计算创新班

  培养目标

  先进计算创新班聚焦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与科学计算领域,依托教研相长的导师资源、科教一体的研究资源、产教融合的行业资源,打造“数学理论+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融合模式,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科研能力、跨学科视野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9、新型电力系统创新班

  培养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创新班紧密对接“双碳”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契合全球能源转型趋势,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采用“新能源+能源存储+电气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大气、生态、管理等学科深度融合模式,打造跨学科培养体系。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新能源电力工程问题、能够推动低碳绿色和可持续电力系统的发展、新能源、能源动力和智能电网领域的专业人才。

  10、量子科技创新班

  培养目标

  量子科技创新班紧扣“双一流”建设定位,服务国家量子科技战略需求,致力于推动量子科技在新质生产力前沿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班聚焦量子科技的基本原理、应用与发展,打造以“量子物理+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交叉融合体系,依托“实体班级”运行机制和“2+2”动态管理模式,着力构建面向未来量子科技发展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拔尖人才。

  11、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创新班

  培养目标

  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创新班以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作为切入点,以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工程能力为培养重点:培养掌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和应用的全流程;具备进行一定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能力;具备集成电路芯片或系统在实际生活中或产业中进行应用,即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的能力的人才。

  12、生物育种创新班

  培养目标

  生物育种创新班聚焦种业卡脖子问题,尊重生物育种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规律,依托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的一流学科及本科生物技术国家一流专业优势,交叉融合生物学、农学、草业科学等学科领域,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育种企业,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物育种专业知识、掌握生物育种创新研究和产业应用流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结合的,在生物育种领域胜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创新引领型人才。

  13、生态信息学创新班

  培养目标

  生态信息学创新班是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理工复合型和学科交叉型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数学+计算机+生态学’和‘以研代学’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具有交叉学科思维和计算新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解析超复杂生态和生命大数据的技能,能够应用信息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复合能力;培养能从事现代社会急需复杂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复合型、宽口径和高素质信息化人才。

  14、智慧气象创新班

  培养目标

  智慧气象创新班立足国家“双碳”战略,服务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需求,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办学思想。在继承原专业(应用气象学,070602)坚实学科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跨领域融合与技术创新。创新班以大气科学为主干,依托“三元融合”的课程体系,贯通“气象+能源+经济+政策+AI”的知识结构,通过“产-学-研-政”协同实践平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致力于培养兼具新能源科学、人工智能、数学、计算机科学与遥感探测等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气象+AI”复合型人才。

  15、数智地球创新班

  培养目标

  数智地球创新班旨在培养“地学+AI”时代领航者,紧密对接国家“双碳”目标、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服务于深海/深地/深空探测、防灾减灾、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等。依托地质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传统优势,AI赋能岩石圈演化与战略矿产资源、盆山演化与油气资源、古生物古环境及其成因矿产、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四大优势学科方向,采用“地质学+化学+数学+信息技术”融合培养新模式,实行“双导师制”(学术导师+产业导师)着力造就兼具地学与AI素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16、智慧土木创新班

  培养目标

  智慧土木创新班面向“一带一极一廊一通道”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新基建背景下土木工程领域从传统模式趋向智造、运维、可持续内涵发展,旨在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赋能与多学科交叉融合,致力培养服务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复杂工程系统及工业民用建筑设计、建造、运维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17、智慧大健康创新班

  培养目标

  智慧大健康创新班立足“健康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战略需求,利用公共卫生学院现有教学实践基地,拓展国际合作伙伴和网络,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科研项目与实践,推动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培养具备医学、信息技术、健康管理、群医学知识,智慧医防融合医学实践能力,能在智慧大健康领域创新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兰州大学深入推进本科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工作,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欢迎大家报考兰大!为服务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兰大智慧和力量!
 关于兰州大学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