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门槛提高,可参加竞赛拿“入场券”
http://www.huaue.com  2014年9月16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尽管广东尚未进入此次高考改革的试验梯队,但对于在未来三年准备参加高考的广东学生来说,一些变化出现了。尽管高考总体方案没有改变,但根据国务院的安排,明年的招生考试仍然有部分变动,最主要的就是,自主招生考试和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两项。
  
  冲击一
  
  自主招生在全国高考后进行门槛提高
  
  《意见》规定,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高考后进行。
  
  卓越教育梁锦文校长表示,在高考后举行自主招生,时间比较紧凑,意味着筛选机制将作出调整,报名门槛可能从现在的“零门槛”大幅提高,可能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或创新类竞赛背景,同时对学生的全市统考、模拟考等成绩排名做出具体要求。
  
  其次,高校联考取消,代之以单独组织笔试,这意味着学生不能如往年一般同时报考多所高校,须结合自己的高考情况准确、慎重地报考。
  
  再次,梁锦文预测自主招生的录取政策,可能采取“631模式”,即高考占60%的比例,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分别占30%和20%的比例。
  
  [建议]
  
  对于想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本届高三学生,梁锦文建议按部就班学习就好,过多操心会打乱复习节奏;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则应在提高学习成绩之余,参加一些学科类竞赛,例如含金量较高但难度相对其他理科较低的生物类竞赛,为自己多争取一个机会,拿一张“入场券”。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李伟成则表示,在广东省未整体实施改革方案前,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改动范围不会太大,“以前是高中紧跟高校,我认为这个是急功近利的,希望改革后变成高校紧跟高中”。
  
  李伟成认为,自主招生的标准各所高校都不尽相同,没有标准、模式、题库,无论政策改变与否,本身就非常具有变数。高中生更应该做的是打好基础,学好目前的课程,除此之外,可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自主招生的具体应对方案还未做出,最早要到11月份才会有初步的讨论结果。
  
  冲击二
  
  高考加分项减少
  
  体艺特长生加分取消
  
  《意见》还规定,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
  
  具体而言,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政府确定并报备,且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本省(区、市)招生,加分资格审核、认定程序将更严格。
  
  [建议]
  
  梁锦文表示,此项政策整体上是阳光化的,可以减少一些权力侵蚀的空间。虽然整体会取消加分项目,但特长生的招生权主要是掌握在高校手里,“比如国家一级运动员,假如即使取消了这个加分项目,很多学校也会把它保留下来作为它的一项招生指标,并可能大量保留这类指标,来作为自己学校的特点。”
  
  而对于从小苦练特长,有意凭借特长入学的中小学生来说,梁锦文认为他们有足够长的时间去调整策略。
  
  由于目前并不清楚大学招收特长生的调整,是否影响到小升初特长生的招生政策,梁锦文建议家长和学生尽量把特长当做兴趣、综合素质来培养,不要过多把它与升学挂钩。
  
  学生也并非一定要花过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更应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尤其是符合《意见》中所提到的公益类、科技发明创新类的活动,“因为《意见》里面非常强调公平和科学选拔,将来一定会出现跟随学生档案的综合素质评估,这会成为他们升学时分数以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观点
  
  未来高中生要按照选考科目上课
  
  由于《意见》规定不分文理科,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校具体的操作将面临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
  
  李伟成表示,他们曾统计过学生选考科目,最终组合起来有4000多种,学校未来将面临许多种不同的课时、教室、教师等安排。李伟成透露,未来高中生在备考期间的上课方式将会类似于大学,不会按照班级来上课,而是按照选考科目来上课。
  
  采写:记者宋金绪 实习生张曼
  
  
 关于自主招生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