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考综合改革相关政策解读(三)
http://www.huaue.com  2025年5月27日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疆招生

  根据我区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工作的实际需要,为满足广大学生、家长了解政策、熟悉政策、掌握政策的需求,我们通过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以问答形式,对高考综合改革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本期重点介绍我区高考综合改革中的普通高考考试科目改革有关政策规定,包括高考考试科目构成、考试形式及时间安排、高考总成绩组成、考生选考科目设置考虑、“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的区别、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及确定时间、考试时间、成绩呈现方式等。

  问:计入高考总分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计入高考总分的考试科目共有6门,即“3+1+2”。“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1”为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问:高考的考试形式及时间怎么安排?

  答: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按照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进行,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紧随全国统一高考之后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在条件成熟后,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问:高考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答: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考生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历史和物理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转换分计入总分。各科成绩当年有效。

  问:考生确定选考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门中选2门?

  答:考生在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时,应在历史和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一是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要。高等学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二是符合我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我区各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首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在首选科目选择的基础上,学生从4门再选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问: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答:“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等学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学1种固定组合。

  问:选择性考试科目选择组合有哪些?

  答:选择性考试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具体如下:


  问:考生如何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

  答:科学合理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主要是要结合国家发展需要、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等学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首先,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其次,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再次,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问:选择性考试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答: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学生在高二年级开学时选择,在高考报名前允许进行调整,但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再更改。考生在选择过程中,应慎重考虑。一是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会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二是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课。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问:选择性考试如何组织考试?考试对象是哪些?

  答:选择性考试由全区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性考试从2027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与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同期安排、统一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选择性考试的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我区规定的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我区普通高考的人员。

  问: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成绩以原始分呈现,计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计入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问: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答:在录取时选考物理科目类和选考历史科目类的考生将分列计划、分开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问: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答:首选科目相同的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高等学校招生选考科目要求,选择不同再选科目。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转换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具体等级赋分转换方案将另行公布。

  问:等级转换分解决了什么问题?

  答:一是通过将不同再选科目原始分按照统一规则转换到同一量尺上,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再选科目成绩之间不具备可比性的问题。二是通过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将等级转换成等级转换分,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再选科目成绩之间不具备可加性的问题。三是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等学校人才选拔需要。

  后续,我们将跟进解读高考综合改革相关政策规定,敬请关注。
 关于新疆高考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