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析丨浙江省2024年1月选考和英语科目试题评析
http://www.huaue.com  2024年1月9日  来源:微信公众号:浙江考试

                 思想政治

             坚持依标命题 强化素养导向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鲁新民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临平中学)高级教师 郭威

  2024年1月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试卷,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功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着力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总体符合素养导向下“强干、削枝、提质”的命题要求。具体而言,本卷具有如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以进促稳,优化试题设计

  本卷顺应课改方向,坚持与时俱进,选择题共55分,综合题共45分。选择性必修部分的题型和分值保持稳定。判断题型退出选考试卷,符合“强干、削枝”要求;综合题进一步减少为8个小问,减少文字阅读量的同时有助于释放学生应答思考的时间弹性;图文并茂的考查形式可以改善考生的阅读体验。试卷结构微调优化的同时,难度总体趋于平稳,避免了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降低了死记硬背带来收益,体现了反刷题、反套路、破定势的意图。

  二、评价情境真实典型,聚焦问题解决

  本卷通过情境组织和考查任务的创新设计,在问题解决中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和谐统一。如第11题,对基层治理的做法是否符合“枫桥经验”实践要求进行判断和分析,引导考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从解答试题到解决问题转变。评价情境创设是否巧妙,关系到考生的应答能否展现真实的素养水平。本卷选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热点素材作为情境载体加以考查,如第8题“社会保障”、第11题“枫桥经验”、第17题“台州乱弹”、第26题“千万工程”等;同时也选用了国家新时代发展成就的事例作为情境,如第4题“个体工商户复苏”、第6题“新质生产力”、第13题“政务服务效能”、第16题“工匠精神”、第19题“一带一路”、第28题“生物研究新成果”等。

  三、任务指向明确具体,体现素养立意

  本卷坚持思想政治学科性质和育人价值,注重学科任务进阶化设计,综合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如第18题,从搜集到的《人民日报》文摘内容推知总体国家安全观,体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特点,对综合探究教学的重视有启示意义。如第26题,围绕“千万工程”实施,以两则材料、三个设问的形式通过问题情境结构化创设、学科任务逻辑化进阶,实现对学生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的融合考查。又如第29题这一道新颖的开放性试题,以“跨国公司对世界和平的作用”为辩题写一篇立论陈词,既要求运用学科思维统整学科知识,又要求有参与辩论的体验,以辨析式学习路径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历史

          强化价值引领 聚焦关键能力 保持稳步创新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高级教师 杜伟东
  杭州学军中学正高级教师 金丽君

  2024年1月浙江省历史选考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稳步创新,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主干知识,发挥考试测量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引领作用。具体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强化价值引领,注重凸显试题的育人功能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试题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素养,强化价值引领。如:第1题考查中华文明的源头,追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第2题以老子朴素唯物观,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第4、22题从古代中央机构和选官制度角度,展现国家治理的政治智慧;第9题“紫石英号”事件突出中国共产党对独立自主外交的价值追求;第24(3)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度入题,培养胸怀天下、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时代新人;第25题围绕“长城的价值”,表达正确的观念,体会长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及其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象征性地位,进一步增强试题的育人功能。

  二、聚焦关键能力,注重提升试题的选拔功能

  试题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文字(文献)、表格、地图、漫画等富有历史感的情境入题,全方位考查学生运用必备知识、学科方法、关键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选择题Ⅰ侧重基础,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由易而难梯度设计,使学生学有所获,感受人文关怀。如第3题对四川成都平原“灌溉体系”的考查;第7题关于道光时期“边衅与外患”的考查;第10题对哥伦布带去美洲的欧洲“作物”的考查;第15题关于保障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的考查等。

  选择题Ⅱ侧重综合考查,区分学生宏观理解历史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如第16、17、18、19题运用史料创设情境,突出考查史料实证下的历史解释素养;第20题以地图“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入题,考查时空观念下的历史解释能力;第21题对核心素养唯物史观的认知进行考查。

  非选择题以主题为内核,注重古今贯通,中外联通,选必融通。如第24题综合19世纪英国的世界霸权、20世纪初的凡尔赛体系、20世纪中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思考世界格局之变,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第25题“压轴”小论文,给全卷增添了综合探究和多维开放的质地。

  三、保持稳步创新,注重强化引领教学的功能

  试卷延续浙江卷“稳中求进,稳步创新”的特色。总体结构保持稳定,选择题和非选题的分值、选择题Ⅰ和Ⅱ的题量不变,难度渐次调控,与学情、教情相契合,体现教学考一体化。

  继续优化命题形式,非选择题题量从3题增加到4题,第22题分值从20分减少到14分,第23题6分,一则材料单独成题,要求全面评价康有为“筑全国铁路”之建议;第22、23题无主题句引领与第24题有明确主题句引领并举,形式更加灵活。试题依托情境更加灵动,在加强综合运用、丰富历史思维、突破固有题型模式等方面继续探索,注重基础,更深化基础,注重思维能力,更升华核心素养,以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良性互动。

                  地理

            聚焦学科特色,彰显核心素养立意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 周上荣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陈接新

  2024年1月地理选考试题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素材选择紧密结合了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试题结构、呈现方式和考查内容保持稳定,选择题部分分值的减少和非选择题部分分值的增加,突出了稳中求新的命题思路,旨在更全面、深入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关注现实,践行立德树人和人地和谐的理念

  试题沿袭了浙江地理选考试题的传统,以当前社会背景为依托,紧密结合时下社会热点和国家发展战略,创设丰富多样的真实情境。如关中—天水经济区航空产业的发展、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的改造与转型等,这些内容不仅突显了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更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时,试题还聚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备受关注的议题,树立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理解人地和谐的重要性,如降低上海服务业碳强度的方法、调节水资源总量和用水量地区不平衡的措施、水库大坝修建对下游环境的影响、土壤盐分含量高的原因和减盐措施等。

  二、紧扣课标,凸显学科特色和稳中求新的风格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命题,确保了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保持地理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如分析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四省份玉米产量的变化原因、评价福建东北部海湾建港的自然条件、说明印度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的原因等,引导学生从空间和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考查评价区域现状和发展的能力;如分析福建省淤泥质滩涂广阔、印度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水平低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考查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如日影方位观测等,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侧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试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构建试题情境,启发学生应用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整份试题共有18幅图表,图表类型多样、内容丰富,蕴含的地理信息量大,注重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三、重视基础,强化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的考查

  基础知识是构建地理学科体系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才能真正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试题通过对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垂直自然带分布、土壤剖面的形成、海—气热量交换等地理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直接考查基础知识,有效地检验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地理原理的理解程度。通过对植被分布上限变化过程、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过程、阶地形成过程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物理

             注重科学思维 强调模型建构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沈启正
  杭州学军中学正高级教师 李友兴

  全卷试题紧扣物理课程标准,体现素养立意,聚焦主干知识,题型、题量、分值分布均维持不变,全卷保持了较好的区分度,难易梯度的设计更为优化。试卷着重考查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并加强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渗透。全卷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强调模型建构与运用能力”的风格十分鲜明,下面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四翼考查要求,聚类分析各试题的特点:

  一、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

  第1题考查对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认识;第2题考查质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3题考查能量观念的理解与应用;第14题考查四个不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第16-Ⅰ题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方案和数据处理等等,这些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规律和思想方法,只要学生物理基本概念清晰、基本技能扎实,拿到这些基础分是较容易的。还有像第7题的核聚变、第9题的卫星发射与运行,只要作些简单论证和排除,不用计算就可确定答案。

  二、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第6题考查多个研究对象的共点力平衡的计算;第10题根据简谐运动规律判断光源、小球及其影子振动时的物理量变化情况;第11题计算光电效应中各物理量的大小;第12题判断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线系中的谱线在不同物理现象中的表现;第15题通过设置“波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情境,考查波的折射、反射及叠加问题;第17题理解扩散现象的不可逆性和自由膨胀的不做功特点,运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问题等等,这些试题综合性强,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在综合复杂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高层次思维能力。

  三、应用性:强调学以致用

  第4题的磁电式电表是通电导体在辐向磁场中受安培力的模型,第5题的燃气灶点火装置是变压器模型,第8题取山泉的情境是平抛运动的模型,第16-Ⅱ“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是非理想电压表在含容电路中的模型,第16-Ⅲ的设计性实验也是可变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分压模型,第18题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功和能关系的综合题,涉及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包含很多常见模型,解题时还要注意临界条件的判断,要求学生学以致用,着重考查模型建构与运用能力。

  四、创新性:强调创新思维

  第13题描述一个处于超导状态的圆形线圈由于电阻率上限的存在,让考生估算线圈感应电动势和一年后电流减小量的数量级,该题情境新颖、模型独特,要求学生建模时具有创新意识,采用逆向思维思考感应电动势如何产生的机理,通过创新思维建构物理模型,简化已知数据,估算出相关数量级大小。最后两大题第19题和第20题的各小题梯度设计较合理,前几小题学生入手相对较易,对考生更为友好。第19题情境设计新颖,利用位移-时间图像隐含着“线圈处于振幅位置时速度为零”的条件,这是运用动量定理解决第4问的关键。第20题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类比质子束在磁场和电场中偏转情况也较新颖,第4问需要根据隐含条件分析,判断临界边际,多个角度讨论各种情况,物理模型的构建与数学处理有一定难度。

                  化学

             稳中有变聚焦 能力测评素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俞建锋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 周忠辉

  2024年1月浙江省化学选考试卷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重点考查化学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着重落实高考评价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要求。试题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引导课堂教学,服务高校选拔,体现“双新”改革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试题稳中有变,促进教考衔接

  试卷整体结构、题型、考查内容基本保持不变,有利于学生稳定发挥,例如,第15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第16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第21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在此基础上,部分试题在考查内容、考查角度、呈现方式等方面有适度变化。例如,第18题由题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第20题物质熟悉、情境陌生,在情境中蕴含着实验原理,解题过程有效测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稳中有变的设计,有利于“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促进教考衔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试题立足基础,重视必备知识

  试题紧扣教材和课标,立足基础内容和必备知识,全面考查化学学科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例如,选择题第1~10题,分别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化学基本用语、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见有机物的性质等必备知识。非选择题的每个大题均设计有考查基础知识的问题,例如,第19题考查盖斯定律,第20题考查仪器名称,第21题考查官能团名称等。对必备知识的考查,发挥了基础内容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引导一线教学重视基础。

  三、试题强化综合,聚焦关键能力

  试题在考试内容、情境选择、关键能力等方面强化综合性。在考试内容方面,第15题体现了反应原理模块内知识的融合,第13、14、17、18题强化了不同模块间内容的整合。在情境选择方面,第19题以CO2制备HCOOH为情境载体,在电化学、热化学、优化的热化学三种制备方法的复杂情境下,结合图表、数据,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评学生真实学业水平。在关键能力方面,第20题创设学生陌生的真实实验情境,考查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以上各方面的综合,旨在打通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通道,测评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四、试题精选情境,彰显学科价值

  试题精选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通过对生产生活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价值。例如,第7题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联,第11题隐形眼镜功能高分子材料,第19题“碳达峰·碳中和”,第20题合成光电材料原料的制备,第21题镇静药物氯硝西泮的合成等情境素材选自材料、健康、环境、生命等与化学密切相关的领域。这些情境素材的使用,有利于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生物学

           选拔与引导同行 知识伴素养共生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陈钢
  浙江省新昌中学高级教师 石秀芹

  2024年1月浙江省生物学选考试题命制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立足《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聚焦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学科特点,服务选才功能,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立足课标,传承和突破并举

  本卷立足课标要求,聚焦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保持了浙江省高中生物学选考试卷命题的一贯风格。试卷结构上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两部分题型的题目数量稳中有变,其中选择题由往年的20题减少为19题。考查内容在各模块中的分布均匀合理。本卷更加关注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例如第21题通过对家兔迷走神经的一系列相关实验分析,揭示动物体通过共享某些信息分子和受体,实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机制,在试题中三种调节方式交叉并存,紧密联系,共同考查了“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又如第23题以小鼠F基因敲除方案为载体,整合考查了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规律及DNA探针检测等内容。试题立意较高,强化了聚焦重要概念的单元整体考查。

  二、情境丰富,选拔与引领同行

  试题情境非常丰富,大多围绕环境保护、营养与健康、动植物育种、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等生物学热点展开,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既体现了试卷的选拔功能,同时也能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学问题,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第11题马拉松运动时运动员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第15题稻苞虫虫害的防治、第22题锌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转化、第23题基因敲除等,强化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同时试卷中还设置了很多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相一致的问题情境,如第1题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5题白头叶猴的保护、第7题快递小哥勇救落水者、第20题长江流域油菜渍害问题、第24题行道树安全越冬等,以试题为导向,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三、注重实验,知识伴素养共生

  本卷既关注了知识点的覆盖面,也突出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素养的考查。全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素材,图表数量多达14张,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素养。第24题中,在对寒冷地带植物形态分析、实验材料或器材预处理、检测指标确定及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行道树安全过冬的有效措施,考查学生针对特定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及结果分析的科学探究素养。另外试卷中原因分析、理由表述和提出措施等设问较往年明显增多,强化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

               技术(信息技术)

             根植必备知识 强调关键能力

  浙江省长兴中学高级教师 孙杰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 魏雄鹰

  2024年1月浙江省信息技术选考试卷,题量、题型、难度整体保持平稳,依托必备知识、聚焦关键能力,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考查,稳中有变,稳步推进“素养立意”的评价走向。

  一、注重基础知识,优化试题设计

  学科必备知识,是培育核心价值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科素养的重要支撑。本次试卷基本覆盖了高中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数据与数据结构》三个模块的核心内容,分值分布稳定,注重基础,立足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教学牢筑知识基础。

  试卷秉承“适当的变化有利于正确引导教学”的理念,在题型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前提下,试题呈现方式做了适当优化,关注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如第8题考查栈和队列两种数据结构的操作,第10题结合流程图描述考查对分查找算法的基本思想。知识点分布也有所变化,2023年1月和6月在选择题中均考查了二叉树和递归,本次考查数组元素的插入和字符串操作,注重基础知识考查,体现信息技术学科本质。

  二、结合生活情境,强调问题解决

  基于情境的问题解决是有效测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合理的、真实的任务情境有利于客观测评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本次试卷注重将学科内容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情境均源于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场景。如第3至5题,创设了某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情境,第13题创设了苗圃大棚环境监控系统情境,第14题创设了某学院运动会情境,第15题创设了多个单位的活动分组情境。这些试题,围绕学科主干内容,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强调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学科实践,凸显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调关键能力,探索素养测评

  关键能力是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本次试卷聚焦学生关键能力考核,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如第13题信息系统综合题,要求学生对整个模块的知识脉络有较为清晰的理解,结合问题链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有利于根据学生的不同行为表现进行相应核心素养水平的判定。又如第15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和提供的数据样例进行全面分析、模型建构、推理论证,挖掘数据处理中蕴含的算法原理,试题题干中对用到的函数与方法给出了具体描述,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架,没有让学生去识记一些函数、模块的功能,突出思维考核,创新了试题考查角度,对教学作出了积极导向,有利于“双减”改革的有效落地。

                技术(通用技术)

         依据课程标准、体现育人导向、注重物化实践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高级教师 张瑾烽
  浙江省台州中学高级教师 廖根仁

  2024年1月浙江省技术选考卷试题内容吻合课程标准要求,情境素材彰显学科特征,体现育人导向,问题设计注重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题量与版面总体保持稳定,通用技术试题题号首次采用了接续信息试题的连续编号方法。

  一、重视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试卷重视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结合情境案例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与技术思想方法的理解,如第16题、17题考查了基本概念及其技术思想方法在案例分析中的应用;其二,结合真实的技术问题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如第18题,结合制作木质凳面的真实问题,考查学生对木材性能的认识及其材料规划能力;其三,结合具体技术应用案例,考查学生的方案物化能力,如第20题、21题,利用金属材料制作摆杆,考查学生工具使用与工艺分析能力;其四,结合学科技术情境,考查学生的技术分析能力,如第23题、24题、27题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分析的能力。

  二、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凸显思维水平的考查

  试卷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特别是对“图样表达”“物化能力”“创新设计”等素养的考查,既延续了之前的优秀做法,又做了一定的探索。如第20题中摆杆的局部特定结构加工,从“大而统”转到“小而精”,深化了对“物化能力”的考查;如第28题植物自动浇水控制系统,采用了填空题型,强化了对“图样表达”“工程思维”等素养的考查;如第22题,辨析三视图图样中存在的错误,从较高的水平层次考查“图样表达”素养;如第30题台灯调光模型电路,通过对555芯片构建的振荡电路分析和改进设计,侧重对“创新设计”“物化能力”等素养的考查。试卷通过多维度、多层次问题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甄别思维品质、展现思维过程,凸显对思维水平的考查。

  三、结合真实情境,体现育人导向

  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需与真实技术情境相结合,将学科素养考查融入适切、真实的具体问题中。试卷情境设置合适,体现了技术服务于生活、突显时代主题的育人导向。如第16题的新能源汽车,紧扣当前热点技术;如第23题调压铸造炉的压力控制系统,侧重从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角度考查学生对技术问题细节的识别与分析;如第29题以立交桥下积水后需设计阻挡栅栏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技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出行安全等,体现了学科的育人导向。本卷一方面通过真实的情境,融合具体的任务指向,考查学生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将对课程学习的组织与实施产生影响,体现育人导向。

                  英语

             指向认知发展,强化学用协同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葛炳芳

  嘉兴教育学院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徐雁光

  2024年1月高考英语试卷一如既往地秉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充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全面考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体现人文价值

  试卷在选材和设题两方面,都以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人文价值,发挥文化铸魂的育人功能。

  语篇材料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听力材料涉及面较广,有职业、交通、饮食、课程、抽象艺术、市政工程等话题与场景。阅读理解A篇是推荐介绍教育戏剧TomSawyer:ARiverAdventure的应用文,B篇是感受电话亭变迁的叙事性文本,C篇是关于加拿大Alberta防雹干预计划之争的说明文,D篇是儿童棉花糖实验引发思考的议论文;“七选五”的语篇是有关在线学习利弊的说明文。完形填空是描述一段不寻常火车之旅的记叙文,“语篇填空”讨论“买就送”的超市购物消费现象,鼓励理性消费。应用文是一篇投稿,推荐合适的课间运动,倡导健康生活。读后续写描述了一位女孩运用心术(mindtrick)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小事件,倡导一种积极暗示的心理策略。

  二、维度多元,思维领衔,体现认知层级

  阅读理解设问视角多样,有微观层面的信息定位,如21、29题;也有宏观层面的信息理解,如30、31、35题。考查的思维类型也非常丰富,有判断、归纳、概括、推理等。整体上看,多数答案并非从直接信息就能判断,需要考生借助一定的思维技能,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做出概括性的推断,例如22题的experienced on stage, 23题的educational resources, 30题对cloud seeding潜在风险的预测。“七选五”主要涉及句间逻辑关系,既考查语篇知识又考查思维品质。完形填空需要考生平衡语境知识与逻辑推断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第二段内容。应用文的重点在于reasoning,要有充足理由支撑推荐。读后续写第二段需要考生写好Eva如何运用完成跑步的成功案例映射如何解决方向感困难,考查学生的类比思维的运用。考查思维品质贯穿整张试卷。

  三、素养导向,学用协同,体现教评相符

  本卷提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需关注:第一是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如本试题中的“健康与锻炼”“网络学习”等话题,都可以从现行教材中直接找到答题灵感。教学中,建议以“话题群文”的思路整合、拓展日常教学。教材使用不要急于赶进度,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课,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和学科素养。第二是联系生活,学用一体。如本试题中的“超市‘买就送’购物现象”、“坚持的方法:心术”等,都可以从生活、报纸、整本书阅读中获得启发和灵感。第三是自主学习,提升能力。如本试题中的写作,无一能够通过背诵范文而“提分”。教师要充分关注自主学习成果中的“概念化”和“结构化”。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质疑、自主回应、自主概括、自主总结,才能提升学习力,真正做到教评一致,发展终身学习能力和考试提分两不误。
 关于浙江高考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