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崔丽华、刘晓克老师斩获第八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 |
http://www.huaue.com 2025年10月9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
|
近日,第八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在湖南长沙理工大学落下帷幕。作为全国数字创意教学领域的标杆赛事,本届大赛吸引了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八大美院,以及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江苏大学、长江大学等全国数百所高水平院校的优秀教师同台竞技,赛事规格与整体水平再创新高。最终,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经济管理与传媒艺术学院艺术系崔丽华、刘晓克两位老师,凭借教学作品《色构咸阳——在地文化基因的构成转译》从激烈角逐中突围,成功斩获全国一等奖。
作为数字创意教学领域的国家级权威赛事,本届大赛的“含金量” 与竞争激烈程度再创新高:全国共有574所院校、5620名教师参与比拼,累计提交参赛作品4581件,经严格审核后仅3601件成为有效作品。更值得关注的是,参赛队伍中不乏依托“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一流专业”打造的顶尖教学团队——有的以国家级设计类专业为支撑开发“数字文创设计”系列课程,有的借国家级课程体系构建“文化传承+数字技术”教学模块,这些团队凭借成熟的课程架构、深厚的教学积淀与前沿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将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等主题的教学实践落地性拉满,直接推高了赛事整体门槛。面对如此“高手如林”的竞争格局,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两位老师的突围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

(图一)大赛合影
9月26日,崔丽华、刘晓克老师如期抵达长沙理工大学报到,正式开启本次大赛征程。报到现场,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参赛教师络绎不绝,大家都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梳理材料、调试设备。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两位老师也未敢松懈,在驻地反复打磨教学作品的演示细节,从在地文化案例的补充说明,到数字构成转译的技术演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这份赛前的严谨与细致,为后续的比拼打下了坚实基础。
9月27日,大赛核心答辩环节正式开启。答辩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评委团由数字创意教学领域的知名专家、高校教授组成,对每一件作品的教学理念、实践价值、数字技术应用等维度进行严格质询与深度点评。

(图二)激烈的比赛现场
轮到崔丽华老师展示时,她以《色构咸阳——在地文化基因的构成转译》为核心,清晰呈现了源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构成基础》的创新实践: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高水平实践难落地”的痛点,创新构建“在地文化基因挖掘—构成知识体系转译—数字创意成果输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既解决了设计与实际场景的适配问题,又用数字技术激活了咸阳在地文化的内涵,实现了教学从“知识导向” 到“能力与价值双导向”的突破。崔老师从容应答,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思维,赢得了各位评委专家的高度认可。

(图三)崔老师进行答辩
9月28日,第八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颁奖典礼在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奖项公布环节以显示屏滚动公示的形式有序推进——先是三等奖名单逐一呈现,接着是二等奖揭晓,随着流程进入高潮,显示屏上正式公布全国一等奖获奖名单,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崔丽华、刘晓克老师的教学团队与全国其他十余个优秀竞赛团队一同上榜。当完整的一等奖名单公示完毕,全场随即响起热烈掌声,向所有斩获全国一等奖的优秀教学团队致以敬意。随后,刘晓克老师代表学院团队受邀上台,从评委手中郑重接过荣誉证书。这一高光时刻,不仅是对崔丽华、刘晓克两位老师教学能力与创新水平的高度肯定,更彰显了学院在全国数字创意教学领域的实力,亦是学院数字创意教学成果的重要见证。

(图四)刘晓克老师上台领奖(左七)
此次获奖,既是崔丽华、刘晓克老师长期深耕教学创新的成果,更彰显了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在数字创意类课程建设中的特色优势:始终以在地文化为根基、以实践应用为抓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为设计类课程改革探索可推广的实践范式。未来,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懂文化、会技术、能实践”的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更多教学团队在国家级平台上展现高新学院的教学实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
关于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