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着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http://www.huaue.com  2018年2月13日  来源:中山日报

  12日下午2点,中山阳光普照。老家河南的李志莉和潘新建,这两名入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后并没有马上走上讲台的博士,却一直在位于火炬开发区的广东华快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华快”)实验室里做项目,来不及享受难得的暖阳。目前,两人参与研发的超快激光器第一版已经成型,春节后即可进入测试阶段。

  ■新进博士教师,走进企业上岗

  “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被列为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着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邓春健介绍,为响应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的需要,力争建成一支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2017年7月,刚入职中山学院的光学领域博士李志莉和潘新建,在此背景下走进企业“上班”。

  12日下午,走近华快光学第一实验室,两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博士,正在研究面前那台由他们参与研发的超快激光器。临近春节,实验室内仅剩他们二人仍在“上班”。“我们大概每天从早上9点呆到晚上10点,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在这里吃住5个多月。”李志莉说,除了学校的重要会议需返校参加,其余时间都在实验室内度过。

  ■企业“柔性引才”,前沿理论对接实践

  “目前国内皮秒、飞秒的激光技术光源设备约90%都依赖进口,进口产品价格昂贵。我们要打破国外的垄断,做国产的超快光纤激光器。”站在李志莉和潘新建研发的第一版超快激光器前面,华快常务副总朱海波感慨地说道。

  这样的超快激光器,到底可以应用在哪里?朱海波说,主要未解决“做不了”和“做不好”的事。如手机屏幕越做越薄,厚度300微米以下的屏幕,超级激光器可以切割但普通机床就做不到;同时,同样一块手机屏幕,经超级激光器切割的抗摔能力是普通屏幕的几十倍。

  2013年,华快引入了研究该领域20多年的北京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张志刚及其团队。2017年9月,华快与中山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同月两名新进博士教师进入该公司实验室,由张志刚教授直接指导。“新引进的教师,刚从科研一线出来,理念新、技术新,刚好能和我们对接上。”朱海波说,目前企业已经有了“泰斗”级别的专家,而两名博士又有较好基础。5个多月的时间内,李志莉和潘新建参与研发的超快激光器已经做出了第一个版本。年后,这台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器就将进入测试阶段。

  ■理论用于实践,经验反哺教学

  人才走进企业,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人才本身。李志莉和潘新建在校期间,也做过不少类似的实验。但真正走进企业后,很快便发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区别。“比如以前我们也做实验,实验结果可以写成论文,但是否可以应用到工业中并不清楚。”李志莉说,走进企业的这几个月,就是将原理变成产品的过程:“到了企业之后才知道,不是产品做成了就能上市,还要经历一系列的稳定性测试。比如振动试验、高低温实验等等。”

  要研发出一台超快激光器成品,除了核心“光”,还需要电路、机械、封装工程师共同完成。“到了企业才学到,原来一个理论要产品化,还需要这个多环节的相互配合和沟通。”潘新建说:“到时候我就能把这些最前沿的技术,实践中的经验告诉学生,真正做到培养应用型人才。”

  记者唐益
 关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