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理念探索和教学创新研讨会在华工广州学院举行
http://www.huaue.com  2014年10月22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10月18日上午,基于慕课理念教学模式探索和教学创新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行政楼703会议室举行。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桑新民教授,超星集团学术顾问刘莘、超星集团副总经理张忠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常务副校长袁长青,深圳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深圳大学慕课办公室主任孙忠梅,华工广州学院副校长曾令涛、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林颖,20所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教务处教师以及广州学院各二级学院相关教师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广州学院副校长曾令涛在会上致辞,阐述了该校对慕课理念的积极响应和现代高校对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视。他说:“广州学院在这场变革中积极响应起来,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老师应学会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慕课时代到来大学课堂何去何从
  
  2011年秋天,来自世界各地的160000人注册了由斯坦福大学Sebastian Thrun 与 Peter Norvig联合开出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免费课程。这一场大规模在线教育课程掀起的风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曙光”。
  
  “国内外推动MOOCs潮流迅速发展的主要是大学内部创新发展的力量、技术创新的力量、资本的力量,这三种力量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需求、动机和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由此决定了MOOCs潮流的多元价值导向,成为多种力量之间博弈的舞台”。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桑新民教授在以“MOOCs潮流中的冷思考”为主题的演讲中分析道:“MOOCs吸纳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智慧,引发了从大学细胞结构到高等教育各层次决策、管理模式的全方位裂变。”同时他表示,当前全世界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正经历的历史性变革,绝不仅是给师生配置电脑和建设校园网,而是要完成大学信息化的两方面深层变革:其一,大学教学课程“细胞”的数字化改造;其二,高校管理体制创新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改造。
  
  超星集团学术顾问刘莘从“成长基础类课程”、“通用能力类课程”和“综合素质类课程”阐述了尔雅的整体结构,精辟地分析了尔雅核心课程体系助力通识教育模式的变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常务副校长袁长青以“‘无用之学’对人才培养的深层价值”为主题,结合身边的事例叙述了通识教育的深刻内涵以及在独立学院的困境。他分享的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发阵阵掌声,研讨气氛十分活跃。深圳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孙忠梅多层次分享了深圳大学借助慕课所成立的优课学习平台与课程服务所累积的经验。她说:“我希望优课可以发展壮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服务。”
  
  立足本校探索教学新模式
  
  华工广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林颖从“新时代教育技术的革新”、“尝试:网络通识课程在线学习”、“慕课建课平台选择”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慕课建设及教学应用探索”四个方面阐述了该校对慕课时代的来临所采取的应对举措。她说:“慕课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帮助任何学习者学习网络课程,而且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自主开展学习。学校已经借助尔雅这一个电子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了经济管理类、文化素质教育类、工程技术类和外语训练类四个类别的通选课。在初步实践中,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较高,认为网络通选课通过‘名师、名课’拓宽了其视野和知识面。”
  
  什么是慕课
  
  所谓“慕课”(MOOC),“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图文/邱钟洪 苏陈颖 何思仪 陈曼 刘若芬 贾璟珺 石婧雯 张杰
  
  
 关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更多的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Www.Huaue.Com)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